黄冈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光荣传统辉煌灿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4万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血洒热土
200多位将军横刀立马、南征北战
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黄冈舰
沐浴在老区人民关怀期待的目光里
延续英勇善战的黄冈血脉
传承牺牲奉献的红色基因
朝着强军目标笃定前行
传承英雄基因
红色血脉熔铸钢铁力量
“大别山是我的脊梁,大海是我的故乡……”
这是黄冈舰舰歌里的一句话
每日集合点名、每逢重大活动
舰员们都会齐唱舰歌
这已经成了全舰人员的习惯
新舰员分配上舰
老舰员们便会第一时间组织舰歌教唱
因为短短几句舰歌背后
承载着太多来自“第二故乡”的
深情厚谊和精神动力
▲黄冈市慰问团参观黄冈舰
2013年12月
海军正式将一艘新型导弹护卫舰
命名为黄冈舰
在时任黄冈市文联领导全力推动下
黄冈市10余位艺术创作专家组成慰问团
专程赶赴黄冈舰采风
为黄冈舰创作出《砺剑在大洋》
《巍巍大别山》等10余件艺术作品
▲黄冈舰官兵为黄冈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困难市民捐款
训练工作间隙
舰员们行走在黄冈舰各舱室通道
不时驻足欣赏名家作品
仿佛回到了战争年代那片红色热土
被一次次感染着、激励着
▲黄冈市慰问团向黄冈舰官兵赠送黄冈地标优品
建功英雄战舰,添彩“第二故乡”
一直是黄冈舰全体舰员的动力之源
入列以来,大家从黄冈革命老区精神中
汲取奋进力量
圆满完成亚丁湾护航、外事访问、
实兵实弹演习等数十项重大任务
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
荣获战区海军先进基层党委、
“四铁”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黄冈市慰问团登舰慰问官兵
倾注深情真意
双拥互助唱响鱼水新歌
身处练兵备战一线
心系“第二故乡”人民
战斗巡航在深蓝航道上
黄冈舰全体舰员始终
与黄冈人民群众心手相连
▲黄冈舰官兵代表看望慰问黄冈市结对帮扶学生家庭
从2015年开始
黄冈舰就持续开展“城舰共建手拉手”
扶贫助学活动
舰员们自发捐款
每年资助3名黄冈困难家庭孩子
直到高中毕业
既缓解了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逐梦深蓝的种子
▲军地代表开展共建“八一爱民学校”座谈会
2022年9月
一辆飞驰的列车带着舰员们的
深情与希望
抵达了黄冈麻城
舰员代表跋涉千里
专门赴乘马岗镇列宁小学
组织“八一爱民学校”揭牌仪式
和助学兴教活动
持续投入资金开展国防陈列室、
战斗英雄墙、军事图书馆等6个项目建设
并为70余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用务实举措全力支持舰校共建
▲军地代表共同为“八一爱民学校”揭牌
水兵心中有人民
人民也挂念着水兵
自接舰以来
黄冈市委市政府领导、社会团体
共9批100余人次亲临黄冈舰看望慰问
赠送图书、电脑、运动器械等物品
他们还将舰政委增选为市人大代表
将“慰问黄冈舰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共建10年来
黄冈舰与黄冈市交流互动频繁
舰员与“第二故乡”人民互帮互助
共同谱写下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佳话
▲黄冈舰副政治委员李伟为黄冈市麻城乘马岗镇列宁小学师生开展国防教育
怀揣梦想希望
齐头并进共奏时代乐章
如今的黄冈
从大别山区到长江沿岸
从城市街道到工厂田舍
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
一批新兴产业欣欣向荣
农业观光带上游客如织
产业基地客商往来
“黄冈人民取得的成绩,
同样是黄冈舰的荣耀,
也更加鞭策我们
在强军道路上奋勇争先、砥砺前行。”
在一次“大洋故事会”上
电工技师夏忠慧与全舰官兵分享感悟
在他看来,黄冈舰与黄冈市一样
在困难考验中换羽新生
黄冈舰组建后的第一次党委会
一班人意见高度一致:
“党和人民把新型战舰交给我们,
我们就要把它锻造成样板舰、精品舰!”
为此,黄冈舰舰员有了一致目标:
立先进标杆,铸铁拳战舰
从那以后
黄冈舰每名舰员胸中涌动着
“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激情
学用系统、摸排管路、调试装备
当战舰还在船台上时
舰领导就带领官兵
热情高涨地学习新装备新战法
入列不到半年
黄冈舰就投入到接踵而至的
重大演习演练任务中
他们把训练科目融合贯穿到任务过程
靠任务牵引训练、用训练支撑任务
全力提升整体战斗力
当朝阳抚过码头
黄冈舰解开最后一道缆绳
朝着大洋深处全速前进
开启了新的航程
900公里外的大别山革命老区黄冈
阳光宁静地照耀着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犹如96年前那面红旗
迎风招展
城舰同名,勠力同心
回溯历史长河,相伴共赴新征程
他们的故事
正如那巍巍大别山
厚重磅礴又焕发着新的活力
主管:海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海政宣传文化中心报社
监制:张庆宝 编审:肖勇利
编辑:黄启贤
作者:牛涛 沈扬 许宸 欧阳明 徐崇康 刘伟 李金彪 李贤泽 李宁
标签: